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上海:努力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发布时间: 2025-02-09 11:43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基层卫生服务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上海已在全市构建起一张由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1986家服务站(村卫生室)组成的家门口中医药服务网络。2023年初,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在《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首次提出要把社区打造成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经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2024年1~11月,社区中医诊疗达到2066.9万人次,占社区总诊疗人次数的32.10%;社区中药饮片处方384.7万张,占社区总处方数的5.45%;社区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2282.5万人次,占社区总诊疗人次数的32.34%。越来越多居民主动选择在社区寻求中医药服务,社区中医药主阵地的作用日渐彰显。

    政策引领有保障。把社区中医药服务场地改善和能力提升两大最关键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新三年行动计划,列入每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清单,各级财政充分保障。上海以社区中医药人员占比、中医药服务量为核心,制定社区中医药服务综合指数,并将其纳入对区委区政府的考核体系,高位保障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提升。

    示范创建争优有动力。全市各区积极创造政策环境,多部门协同,以评促建,高质量全面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2023~2024年,长宁、虹口、嘉定、奉贤、普陀、静安、浦东、黄浦8区完成市级评审。全市形成鼓励、支持基层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标准,全市积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能力提升,强化场地、人员、设备配置。

    中医牵头医联体有底气。由龙华、曙光、岳阳、市中医院4所市级中医医院牵头,形成覆盖全市的东、南、西、北四大区域医联体,将优质资源直接输送到基层。目前在社区开设中医医联体专病联合门诊134个,带教基层医师286名。通过“区域+专科”中医医联体辐射带动,提高社区中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同质化诊疗;积极推动市级医院制剂在社区调剂使用,名医名药送到家门口。

    中医站点内涵提升有人气。2023年起,上海市连续推进为市政府重大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医特色巡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开放172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计划4年建设至少200个。项目选址在功能社区、社区生活圈里,突出现代时尚新中医风格,环境舒适、功能细分,流程优化;内设中医诊室、治疗区和养生健康教育区等;配备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健康管理文化传播设备等。百草园、养生锦囊、科普角,营造了中医药文化氛围。各站点每周有不少于5个半天的中医门诊,上级医院团队定期下沉社区看诊和指导。不仅是家门口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点,也是社区生活圈里中医药健康宣传网红驿站,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服务。

    基层中医全专结合有成效。依托市委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上海市计划专门针对社区开展200项特色中医专病专科建设,覆盖全市80%社区卫生中心。2023~2024年,全市共有146项社区中医特色专病专科项目开展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区和58.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提高诊疗水平,扩展诊疗病种和技术,优化中医馆门诊布局,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依托中医四大区域医联体中医优势病种推广计划和55个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优化基层特色病种诊疗方案,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传承和创新。加强医联体及名中医工作室对社区专病专科的指导和学科带头作用,提升社区全专结合中医药服务能力。研究制订《上海市社区医疗服务目录中医病种推荐目清单》,覆盖114种疾病。目前上海市各社区平均可开展73种中医基本病种服务。社区专科专病建设,提升了基层全专结合的能力,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社区中医药人才培育有经验。培养大批优秀社区中医人才是主阵地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上海市继续支持开展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25个基层工作站。安排市级名中医团队直接下沉社区指导开展巡诊带教活动、培养优秀基层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探索合作发展模式,为工作室建设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针对社区青年中医骨干开展了4批专项培养,其中151名社区中医骨干同时被龙华,岳阳,曙光等4家三甲中医院双聘,进行同质化培训,切实提高社区诊疗水平。

    下一步,上海将通过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继续依托市委、市政府的“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进一步夯实中医馆内涵,推进社区中医药主阵地建设,让中医药的魅力在社区绽放,推动上海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