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河南:以科研为牵引 培育人才队伍

    发布时间: 2025-02-10 10:34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2024年,河南省紧紧围绕省委“十大战略”,落实强省大会部署,坚持以科研牵引,创新体制机制,组建省中医药科学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设置省级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事业发展成效初现。

    以构建研发体系完善中医药科研新架构

    省委、省政府在重塑科研工作体系时,把中医药研发体系重建作为重大内容安排部署。省委书记亲自调研、论证,采用1+3+N机制,把3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示范试点市)和多个省直、有关市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作为研发资源融合进入省中医药科研体系中。享受新型研发机构资金投入和政策待遇,以5年时间投入7个亿的财政支持,强力推进中医药研究揭榜挂帅。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建设首批资金拨付后,围绕如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为基础支撑,从国家层面整体带动、促进全省中医研发能力再上新台阶,省委、省政府进行了深入研究,决定纳入省中医药科学院体系建设中,汇聚更多资源。把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基地、把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项目单位等作为中西医协同创新基地、把郑州市中医院作为市级合作院区、把省洛阳正骨医院和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重点合作病种研究基地,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呼吸两个重点病种研究一起,形成基础研究、重点疾病攻关、药物研发、人才培养、实验中试、中西医协同、产业孵化等综合性、高层次中医药研发体系,同时基本建立政医产学研“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对全省中医药工作产生强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以培育人才队伍助推中医药传承新支撑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河南省以国家岐黄工程和省仲景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大实施力度,着力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共有省级以上名老中医药专家322人,其中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7人;省级以上中医药高层次人才260人,其中有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7人。建设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各类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41个,国家中医药高水平重点学科11个。对标国家学科建设,印发《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首批遴选55个省级重点学科,省财政投入2750万元。联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仲景书院,培养4期共400余名高级中医经方传承人才。深入开展“西学中”人才培养,确定288家培训试点单位,全省现有在培学员5.1万余人,印发了《河南省“西学中”优秀人才实施方案》,培养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围绕“村村有中医药服务”目标,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11545人次,培训师资26708人次。联合省人社厅起草了《河南省卫生系列中医药专业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不断优化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

    以发展重点专科推动全省中医服务上台阶

    河南省目前拥有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4个,是医疗服务的龙头,我们以“双中心”建设为引领,以专科能力建设打造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争取国家级建设资金,设立省级专科建设项目,带动市、县共同构建全省专科建设体系。国家层面,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2个,国家优势中医专科建设(培育)单位53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2个,老年病、康复、治未病专项12个,国家县级医院“两专科一中心”66个;省级层面建设省直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3个、省“高水平专科”40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0个,县级中医院区域协同专科128个;加上全省乡镇、社区中医馆2507个,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衔接,各专业优质专科全覆盖、上下联通的服务体系。专科服务能力提升,也得益于全省中医药发展意识,进一步织密了河南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了中医药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成效十分明显。

    以加强管理体系保障中医药发展新动力

    2024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省委编办批复省卫生健康委增设至3个中医类处室,加强了省级中医药管理力量。南阳市、郑州市、许昌市先后成立、挂牌了市级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系。在大幅度压缩、精简议事协调机构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先后成立了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副组长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科研体系建设工作有高位统筹协调推进机制。目前公文发文数量受到严格限制,总量不断压缩,但是《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组建方案》和《河南省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组建方案》全部是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号印发的高规格文件,在管理体系建设、政策举措上,河南省以超常规的决策,彰显支持、发展中医药的决心。2024年,河南省以科研为牵引,51个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李素云教授团队取得“国家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项目和子课题资助,资助额度位居河南省卫生领域之首,12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2025年,河南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精神,坚持把“中医药原理讲清楚、说明白”作为重要任务持续推进,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