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持续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42个、培育单位3个。在此基础上,持续发挥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纵向成集、横向成群,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中医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科学谋划,明确建设方向,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聚焦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统筹整合资源,持续加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制定出台了《湖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省域内综合实力、中医特色优势发挥、重大疾病诊疗和疑难危重病症救治能力领先的原则,先期在省级中医医院遴选建设肿瘤、妇科、老年病等12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分层级评审确定一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专科91个,二类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268个,实现每个市州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每个县市区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积极作为,提升建设质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是主动协调,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多次与省财政厅等部门沟通协调,分析研判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和项目建设预期效果,在当前实行零基预算、经费普遍压减的情况下,争取到省财政厅新增单列经费3000万元开展中医优势专科集群项目建设。二是规范流程,激发调动各级主动性。协调医保部门出台支持骨伤、肛肠等22个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在此基础上先期确定开展骨伤、肛肠中医优势专科集群项目建设。严格遴选项目单位,按照选优建强、区域均衡布局的原则,通过单位申报、市州推荐、专家评审、省级审核等程序,确定由2家具有领军优势的省级中医医院牵头,引领56个市、县级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服务能力强的中医医院共同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三是科学论证,确保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可行。先后多轮组织专家评审论证、量化指标,形成项目实施方案。省局统一部署调度,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培训,对建设方案进行政策解读,由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做经验介绍和个案分享,骨伤、肛肠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分别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推进方案。
深化内涵,强化集群效应,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强化同质规范。由牵头单位加强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和推广应用,明确患者收治标准,统一病种编码和临床路径,建立数据采用指标,确保诊疗全流程统一规范。二是强化扩容下沉。组建194支名中医团队定点下沉帮扶指导,组织开展师带徒教学活动、骨干医师培训、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快专科人才队伍建设,逐级带动、层层辐射,逐步降低区域内相关病种的域外就诊率。三是强化医疗质控。由牵头单位同步承担质控中心职责,组织制定本专业质控指标和标准,指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加强对下质控督导和专业培训,持续提升本专业质控水平。
下一步,湖南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加快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在高标准推进骨伤、肛肠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的同时,围绕针灸、急诊、肿瘤等中医特色专科,持续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湘中医优势专科集群,着力满足“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的民生期盼。(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