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坚持“三个带动”,以“小切口、大突破”的发展思路,实施以“贵药膳(饮)”品牌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助力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协同聚合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谋划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
贵州省中医药局统筹,协同省有关单位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关任务清单》,细化“以天麻、黄精等特色药食两用资源,深度开发药食同源产品、中药保健产品和衍生产品”等25条措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企业参与”的格局,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办赛事提影响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单位,将“贵药膳”“贵药饮”嵌入“贵系列”品牌阵营打造,提升“贵药”品牌整体效应。举办“食药甄品 膳美贵州”为主题的第二届“贵药膳”大赛暨贵州药膳产业推介大会,35支药膳(饮)实操参赛队和20支药膳(饮)产品参赛队同台竞技,邀请全国名中医、国内药膳专家参与评审。同期举办中医药文化市集,展示药膳药饮,形成“贵药膳”大赛作品丛书、中医药健康产品名录等宣传推广画册,全力打造以药膳为媒、携手共赢的盛会和广泛交流、广交宾朋的舞台。
此外,深入研究社区居民需求,精心策划中医药膳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与中医药义诊服务相结合,将“贵药膳”“贵药饮”高品质产品带入社区,为居民们提供专业的中医药服务和药膳产品。
建标准保规范
贵州充分发挥贵州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推进“贵药膳”“贵药饮”和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申报中医药地方标准8项,公布首批天麻等6个品种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目录。发布《贵药膳贵药饮产品认定通则》《贵药膳示范餐厅建设指南》及《贵药膳—天麻老鸭汤》《贵药膳—灵芝炖鸡》《贵药饮—桑葚复合液》《贵药饮—石斛水》等团体标准。
同时,启动建设贵州省中医药膳药饮研究推广基地,进一步开发符合中医理论指导和大众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药膳、药饮产品,研究完善药膳药饮标准。
引外力强支撑
贵州还坚持以科技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以“药食同源”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加快布局以天麻、石斛为代表的药食同源新赛道。
推动上海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共建贵州省中医药产业研究院,为“贵药”重点品种研究、产业链发展等提供要素保障,共同推动贵州中药民族药以及大健康产品的成果转化、产品孵化、品牌推广。与张伯礼院士团队共建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喀斯特野生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中心,加强对药食同源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
广交流促融合
贵州充分借助各类平台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助力提升“贵药”品牌影响力。
遴选“贵药膳(饮)”建设单位8个。与广西等省区深入交流,互派药膳大赛参赛队伍,在展示贵州中医药膳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向兄弟省份学习发展推广药膳的经验和做法。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企业洽谈会,为省内旅游企业、中医药康养企业牵线搭桥,推进药膳与旅游康养融合,8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企业产品入驻中铁文旅集团“中铁严选”线上销售平台,激发“旅游+中医药”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药膳药饮进景区。推进中医药膳与茶馆行业发展融合,组织中医药膳药饮研究推广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第五届中国茶馆业大会”,分享中医药膳药饮做法,推荐贵州特色中医药企业代表进行中医药健康产品推介,在打造“中医药健康茶馆”上积极进行探索。
下一步,贵州将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所处方位、明晰发展定位,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坚持“企业带动、文旅带动、市场带动”,以药膳药饮开发和推广应用为抓手,依托广交会、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等重要平台,遴选“贵药”大品种,构建“贵药膳”“贵药饮”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贵州实际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贵药膳”“贵药饮”产业链新模式,推动贵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