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甘肃: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基石

    发布时间: 2025-02-27 11:30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2024年,甘肃着眼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下沉重心、前移关口,把基层中医药服务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深入推动“中医强基层、基层兴中医”,为人民群众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提供了坚实中医药保障。截至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人次占机构总诊疗人次的39.47%,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36.85%,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32.82%,距中医药服务占基层医疗服务量“半壁江山”的目标越来越近。

    多维推动聚合力,持续加大基层中医药工作力度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纳入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有力振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是加强力量抓。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中医药工作格局,开展宏观指导,强化考核督查,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全力推进基层中医药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扶。印发甘肃省“中医强基层、基层兴中医”《行动方案》,系统部署今后3年基层中医药工作;省级中医药、教育等8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合力推进基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省级专项资金80%以上投向基层,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近3亿元,有力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是加力宣传引。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张贴宣传单,利用报纸刊物、网络媒体刊(播)政策信息,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不断营造“爱中医药、信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氛围。目前,甘肃省一般诊疗费在村卫生室中医全额报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9元,个人自付1元;部分地区报销比例在现行规定基础上分别提高5~10个百分点,有力促进基层群众优先使用中医药诊疗。

    健全体系提功能,多层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突出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全面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药服务,构建起多层次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全省77家县级中医医院中,注册三级3家、通过二甲评审65家,占比88.3%。73.1%的县级中医医院集成“两专科一中心”,有40家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覆盖人口达县域人口的49%。二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53家县级综合医院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提供中西医协同服务。所有县级综合医院、疾控、卫生监督和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提供中医药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县域开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全省共备案中医诊所2618家,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得到持续完善。三是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其中开展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498家,占比达32.2%。

    优化链条强优势,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突出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优势作用,全面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推动县级中医医院特色发展。充分发挥重点专科、优势专科示范带动作用,在基层布局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96个、特色优势专科41个、中医治未病中心1个,有效带动中医医院特色发展。每个专科平均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达到85.7%,门诊患者中医治疗率达86.9%、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比例57.2%、住院患者中医治疗率96.7%、平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49项。二是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平均每个机构可开展13种。98.42%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极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三是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名中医下基层”活动,依托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平台,选派国家、省、基层名中医及中医药骨干组成医疗团队,将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到基层。

    人才先行打基础,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发展保障

    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各市州每年举办面向基层培训班,普及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累计培养实用性基层中医药人才2700多名。二是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扎实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师承教育,累计培养中医药继承人近万名。三是培养选拔高层级人才。评选确定五批299名甘肃省名中医,评选确定三批250名甘肃省乡村名中医、两批226名甘肃省基层名中医,为推动全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打牢了人才基础。(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