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严华国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三大维度构建中医药健康促进体系
《澳门月刊》记者: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也已纳入健康中国行动,那么,未来几年,中医药在群众健康促进中,计划开展哪些具体工作?
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 严华国:
中医药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在“防-治-康-养”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也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下一步,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开展工作。 首先,在个人和家庭层面,倡导树立主动健康意识,学习掌握常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知识和方法,比如,在饮食养生方面,了解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功效,根据个人体质、时令和地域能够合理地选择和搭配,再比如,加强运动养生,能够打太极拳、练八段锦。 其次,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医药健康促进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推动养老机构、托育机构、产后母婴康养机构等提供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同时,也要加强中医养生保健人员的培养培训,进一步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对老年人、女性、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比如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这些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都非常的好。进一步创新中医药的健康服务模式,推动中医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与餐饮、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同时,我们也会更大力度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
年轻群体成中医药养生新势力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健康养生,不少人会选择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和方法,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该如何发挥好中医药的健康促进作用,更好满足年轻人的这些需求,帮助年轻人解决常见的健康问题?
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 严华国:
中医药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中医养生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新潮流。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是主动健康意识提升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知识科普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和一些方便可及的方法,契合了年轻人增进自身健康的需求。其实不仅是年轻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水平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年轻人往往面临比较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不少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我们为了更好满足年轻人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主要是加强了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提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方便可及地获得中医药健康服务。另外,多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把中医药健康知识用更加时尚、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去呈现和表达。 同时,我们还要开发出更多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和服务,比如,食养药膳,大家也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养生茶饮、药膳糕点、中药面包成为热卖产品,这段时间像乌梅汤/乌梅饮在一些地区已经连续数年成为爆款产品,供不应求,这些购买人群中,年轻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再比如,各地开展了一些中医药集市,打造中医药一条街等,为大家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的中医药体验活动,让中医药成为年轻人健康的新选择。
全周期守护"一老一小"健康
《南方周末》记者:
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老年人健康管理,请问中医药开展了哪些工作?
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 严华国:
中医药在防治青少年近视和维护促进老年人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通过中医药的干预,不仅能够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进程,还能缓解眼疲劳和眼干涩等这些眼部的不适症状。从2022年开始,我们就联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共同开展了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工作,通过推广耳穴压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行早防早治,首批有60个试点地区目前已经干预了9万多儿童青少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实除了这些试点地区,其他地区也有很多都在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也正在考虑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同时,我们也结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开展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科普宣传工作。 关于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我们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实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我们每年累计为1.5亿左右的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指导。我们也加强了中医院老年病科建设,目前全国有2000多所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加强医养结合,目前有1200余所中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把中医药融入到健康养老的全过程。同时,我们针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等常见健康问题,正在分批制定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第一批我们已发布了20个,正在制定第二批,主要是突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作用,做好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维护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