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十分注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截至2018年,我国已进行五批国家级非...
二十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历程,有助于分析非遗的基本内涵,以及与保护传承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论述非物质文化的本质特点,指出传承人问题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结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
政策倾斜为传统医药从业人员(“民间妙手”)松绑。中医药管理局与非遗管理部门开展联合认定,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向非遗传承人(或“民间妙手”)倾斜,或设立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
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明,具有鲜明个性和特点。中国的遗产体系融通了相关的国际公约、规则,也得益于“文化遗产”体系的引领,彰显着丰富与多元的文化特性。“文化遗产”...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于12月21日在厦门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在大会上上讲...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于12月21日在厦门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出席大会并发表讲...
中医药具有系统、完整理论与实践体系、拥有丰富的诊疗方法与技术以及诸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在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上讲话:非遗不仅让生活更美好,非遗也让生命更长青,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
全国有关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工作实施较好,但还存在重评审,轻保护现象。对此,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已立项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传统医...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持续的实践与传承,并提升其被继承的可能性。在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究竟该保护什么、如何保...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中医...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与经验。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深度介入疫情预防、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与西医优势互补、相...
前不久,《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发布,标志着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去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10月18日,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旅厅、黔东南州、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
非遗也始终是文化艺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非遗保护和发展,具体到现实中如何做?谁来做?政府、社会、企业等扮演什么角色?只有这些问题落实了,保护发展才能落实到位。 ...
在抗疫的过程中,中医药早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92%,共有以下四个贡献:一是对于“四类人”集中隔离,普遍提供中药,仅江夏方舱医院的最高日均...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