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
“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即将启动。”在日前召开的7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上一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促成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现“三步走”,助推我国从制药大...
有的传承人兢兢业业带徒弟,但传承经费长期被“拖欠”或者“打折”;有的传承人只是听说有补助,但实际上从未领取过……记者近期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原本用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赴贵州、云南考察时,走进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古城,心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在保护非遗成为全社会共识的当下,如何更好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如何以多彩非遗丰富生活,是时代之问...
今年,电影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一张靓丽名片,其中对中医药元素的巧妙呈现,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烈讨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
推出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将非遗体验与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在地方标识性产业项目中纳入非遗技艺,非遗工坊带动一地百姓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无论是非遗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还是其他领域相关产业融入非遗元素,“非...
“科技创新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点,为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产业和国际合作提供基础性支撑。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学原理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中医药发挥优势作用和临床疗效需要科技创新作保障,中医药...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人工智能(AI)的生长速度颠覆了人类此前绝大多数的认知。中国的AI大模型DeepSeek掀起热潮,成为各个行业的“新宠”。...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共有35人次发言。现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
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这个年复一年我们身在其中的节日,更加焕发着经久不衰的活力,向世界展现出一套“中国式生活哲学”。这一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羌年”...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前处理分厂。走进吕建媛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火炙间、水火制间热气腾腾。作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的领办人,吕建媛正向徒弟授课。桌子上摆放着一些骨碎补,这是一味补肾续...
今年春节怎么过?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消息称,将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以更多新产品、新场景、新举措,推动春节文旅消费“热起来”。作为冬日热门旅行地,温暖的广西一直人...
贴春联、买年货,看灯彩、逛庙会,吃年夜饭、团圆守岁、向长辈拜年……在世代传承与创新发展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然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是这些独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非遗资源,成为支撑春节这一非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2024年12月4日,春节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节日,将继续焕发新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街头巷尾飘荡欢快的旋律、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挂满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栩栩如生的剪纸;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神州大...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眼下,新春脚步渐近,与往年相同的是,“举家出游过大年”...
过去,非遗往往只在年节时才会走进大众视野,带来浓郁的传统气息。而如今,非遗已然成为一个热度爆棚的词汇,它不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何时都备受关注。各地纷纷发力挖掘本土非遗资源,试图在这条文化发展的赛道上抢...
家门口看上好中医、中医药夜市火爆出圈、乌梅汤一袋难求……2024年,这些热点话题频频出现,各省在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体验方面“卷”出了新高度。...
中医药服务以其诊疗手段丰富、副作用小的优势,在防治疾病、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深受各年龄段城乡群众的欢迎。贴近百姓,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源自基层并一直服务基层,切实维护了群众健...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