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周口,“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现场,展板解读、案例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普及中医药法知识受到群众喜爱;在重庆黔江,中医药技术骨干下基层活动中,每位骨干随身携带中医药法宣传册向村民普法;在陕西宝鸡,中医夜市摊位上的中医药法宣讲展位人流攒动……2017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每个百姓的生活。
八年来,在中医药法治沃土里,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搭建得更加牢固,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远,中医药文化的大树更加根深叶茂。一幅幅岐黄之术邂逅市井烟火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法律红利超“给力”
中医药事业产业气象新
2023年,来自四川德阳市中江县的蒋先生通过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顺利通过取得了证书,并依法注册开展合法执业活动。
除了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中医人通过合法途径“转正”,一批中药经典名方也在不断焕新。温经汤颗粒、芍药甘草颗粒、清肺颗粒、一贯煎颗粒获批上市……随着广东、安徽、河南、上海等地首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制剂获批上市,中医药经典理论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生动实践在行业内不断涌现,让更多经典名方变为临床好药。
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翻倍增长的中医馆数量。据统计,2023年中医类诊所增至8万多家,增加将近1.2万,与2022年增加3000家相比数量翻了4倍。
这些新变化,得益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等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中医药法实施八年来,事业产业焕发着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在各省中医药条例的指引下,日新月异的科技正赋能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2018年河北省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河北省中医药条例》开始,八年来,江苏、湖北、贵州等29个省份陆续出台地方中医药法规,为各地中医药事业发展释放源源不断的法律红利。
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东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艾灸机器人、按摩机器人等一批智能辅助诊疗设备为患者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的诊疗效率。
在湖北蕲春,李时珍中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内,机器人带来的艾灸服务让体验者赞不绝口。
在珠海横琴,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正式落地启用,开创了“中医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的先河。
政策暖流与市场春水同频共振,中医药热潮在全国各地持续升温,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图景。
法律落地见“效力”
群众中医药获得感不断增强
“跑了多少大医院都没辙,没想到在社区医院用中药调理好了。”在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儿童家长感慨道。家长的心声折射出近年来上海紧盯重大民生项目,强化社区专病专科内涵建设关键举措的效力。
“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不用动手术就能逐渐恢复,花了最少的钱起到了最好的疗效。”来自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加华多杰说。青海推动藏药制剂“用得上”“花得少”,极大提高了基层使用藏医药的积极性。
“我常用的中药制剂被纳入医保了,现在用起来更便宜了。真是好实惠!”在河北省中医院就医的王女士说。今年3月,河北将202个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制剂纳入河北省基本医保支付范围,让中药制剂更惠民。
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每个群众都能在实实在在的举措中感受到中医药的法治温度。
为确保中医药法真正得以贯彻落实,202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医药法启动执法检查,全面了解中医药法贯彻实施情况,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新形势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此后,全国各地“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相继开展,确保中医药法落地见效。
执法监督很“有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
“您好,这是我们的执法证,请问你们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哪里?”2024年12月,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业务竞赛举办,这场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业务的“大练兵”,奏响了中医药监督执法“奋进曲”。
从2016年《关于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提出加强中医药监督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2017年中医药法实施,为中医药监督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为全面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水平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医药监督执法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中医药法实施八年来,各省也不断加强中医药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在实处,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组建省级中医药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市、县级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相继设立中医药监督科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中医药执法人员,培养高层次中医药监督执法人才队伍;
浙江省通过举行中医药监督执法业务选拔考试、选送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人才参与集中实训等方式,不断在理论和实训中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与水平;
辽宁省积极推进实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沉浸式、菜单化、实战化、数字化的中医药监督执法实训基地;
重庆市组建了20名专家形成中医药监督执法专家智库,为中医药监督执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成自治区中医药监督实训基地并揭牌启用,推动自治区中医药监督实训基地提档升级……
八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提高中医药监督执法效能和办案质量,为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树起绿色屏障。
法治火种燃“热力”
全国各地掀起中医文化热潮
中医夜市上,中医药法宣传册人手一份;中学校园里,中医药普法宣传走进课堂;地铁大屏上,中医药法知识滚动播放……中医药法实施八年来,随处可见的中医药法宣传让法治火种点燃百姓中医热情。
2023年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普法及经典知识竞赛吸引了重庆市民小吴的关注,小吴表示:“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在参与中增长了中医药法知识,收获满满。”
今年6月,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卫生院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庆祝中医药法实施八周年进邻里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闽南语为群众进行中医药法普法宣传。参加活动的市民罗奶奶表示:“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我们更了解中医药。”
最近,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党建办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金银花实验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暨中医药法实施八周年宣传活动。孩子们在“一图一问”的互动活动中学习中医药法知识。
随着中医药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持续推进,中医药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中医药法实施以来,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认知理解程度持续加深。
从卖到火爆的乌梅汤到中医药文化夜市提供中医特色技术体验,不知不觉中,中医药法治观念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沐浴在中医药法治阳光下,中医药在不断提升的社会知晓度中焕发蓬勃生命力;生长在中医药法治沃土里,中医药在不断筑牢的坚实保障下振兴发展。展望未来,在法治轨道上,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将更加铿锵。(记者 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