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医药大学校长米玛:为守护人类健康提供藏医药方案
近日,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级非遗“藏医药(藏医外治法)”代表性传承人米玛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米玛指出,藏医药的发展保护要站在文化层面之上,站在建立世界标准,运用藏医药诊疗方法和技艺促进...
近日,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级非遗“藏医药(藏医外治法)”代表性传承人米玛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米玛指出,藏医药的发展保护要站在文化层面之上,站在建立世界标准,运用藏医药诊疗方法和技艺促进...
2021年12月,山东、上海等7个省(市)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一年多来,山东在支撑保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近日,记者赴山东济南、青岛、临沂等地...
近日,国家级非遗“蕲春艾灸疗法”传承人、蕲春县李时珍医院主任医师韩善明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
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航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罗素兰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详细介绍“罗氏正骨法”的前世今生。...
近日,第八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医药大会在成都举办。承德医学院原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传承团队核心成员张树峰教授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
10月12日-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医药大会在成都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教授受邀接受中国网专访。...
10月12日,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揭牌。这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的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之一。...
近日,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近日,爆冷击败日本队收获杭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团铜牌的伊朗男乒队员刷屏社交网络,“火眼金睛”的网友发现队员身后有拔火罐留下的印记,戏称其打通了“任督二脉”。此前的北京冬奥会上,拔火罐就曾风靡一时。...
乌梅30g、陈皮8g、薄荷8g、桑葚8g、山楂20g、甘草5g……这段时间,一服酸梅汤的中药饮方火出圈,成为风靡网络的“时尚养生方式”。可以现熬现喝,甚至还能根据个人体质调配药材,如此实惠、方便又好喝...
为了让中国非遗代表着的古老艺术和技术“焕新”,能在新时期顺应发展潮流,各方都在积极贡献力量。...
携着历史的积淀,延伸文化的足迹,从传统走入现代的非遗,面临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近年来,适应时代变化,场景创新成为不少非遗项目的自觉选择,在传播、应用、展示等方面拓展思路,更加灵活地融入现代生活,也成为...
建立数字档案、解码文化符号、分析传统技艺、链接广大网友……如今,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之中的数字化手段越来越丰富,非遗传播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越来越成熟,数字化为非遗保护传承“添翼”,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
今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文件明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十部门2022年联合印发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毫针和艾绒装饰了立体中医艺术画《千里江山图》、医生们为运动员进行中医手法治疗、外国运动员好奇地体验针灸推拿等疗法……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之际,走进大运村会发现,这里的中医药氛...
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中药材价格上涨明显,其中部分常用中药材价格暴涨。记者近日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中药材种植农户、中药企业、中药材市场,走访调查时发现,近期西北地区部分道地药材品种价格暴涨,资本炒作迹...
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医藏》编纂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国内外中医药典籍的全面调查与原书影印,全国28家单位、34个课题组近千人参与,200余家古籍馆藏机构支持……7月13日...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城市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地格外注重将具有...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如何加强濒危药材人工替代研究、让古老的中医药继续大放异彩,成为新时代的必答题。...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