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神药”?直播间的噱头不能信
“现在很多保健食品,总是先宣称产品如何神奇,再请一些‘专家’引经据典,然后让患者现身说法谈疗效,最后安排几个听众配合表演一番……这样很容易把人带入直播气氛,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圈套……”...
“现在很多保健食品,总是先宣称产品如何神奇,再请一些‘专家’引经据典,然后让患者现身说法谈疗效,最后安排几个听众配合表演一番……这样很容易把人带入直播气氛,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圈套……”...
走进成都博物馆内,只见一方玻璃展柜前排着长队,游客凝神屏息,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一具汉代医学课堂的“教具”——经穴漆人身上。玻璃罩内,一尊高不过掌的裸身木头小人静静站立。它通体髹黑漆,身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经...
火热的“村超”现场,从各地奔赴而来的球迷热情洋溢,一场赛事带火一城旅游;古朴的乡村小镇,度假的游客小住下来,品一杯清茶,感受“慢旅游”带来的宁静……文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到智慧诊疗落地,这5年是中医药发展从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关键时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首席教授吴焕...
最近,多地医院推出“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药膳面包,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购买。晨起八段锦,午间养生茶,睡前艾草泡脚……中医养生,如今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在突尼斯,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中医针灸师诊疗服务民众;在葡萄牙,中葡高校合办的传统医药学联合实验室顺利获批;在“玫瑰之国”保加利亚,中医中心备受欢迎,市场化运营已能自我“造血”……...
9月16日至21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贵...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医疗科普,但医疗科普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成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甚至直...
一双灵巧的手,拈起一枚细长的银针。治疗室里,哈萨克斯坦“洋中医”萨雅正为小患者施行颊针治疗。针尖刺入穴位,帮助通经活络、缓解病痛。这里是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像萨雅...
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人次数达到16.6亿。庞大的数字背后,少不了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
非遗进校园的深层价值,在于通过可触可感的形式,让青少年从心底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文化传承内化于心,不止于技艺延续,更能培育匠人精神和家国情怀,影响一代青少年...
开具检验单、B超或CT检查单……在中医治疗中,医师会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检查手段,是为了更为细致准确的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替代中医的整体辨证。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历史的演变,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智慧和创造力。日前,“非遗正青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览分为传...
一位院士曾说,“把科学讲成故事,科学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乘着短视频的东风,医疗科普圈粉无数。有报告显示,在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的观众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持续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一“民族瑰宝”的发展,包括将其纳入国家本科教育专业、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成立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组建62家头部大型综合医院为首的国家中西医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于2021年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已有21所高等院校设立这一专业,另有多所高校在研究生专业中设立非遗方向。近期,记者采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人,了解非遗专业热度,...
今年5月,历时20年研发的国家1.1类中药创新药益气通窍丸通过Ⅲ期临床试验于全国上市,将用于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同时开展采集1万例样本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
近年来,多地探索将非遗融入体育课。体育课不再只是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成为传承非遗的桥梁。非遗也不只是“进校园”,更是“在校园”。当传统文化遇上青春律动,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本期让我们走进操场、运动场和体...
近年来,不少非遗项目因与大众化、年轻化品牌联名而“出圈”。许多品牌的联名款包装、潮品、服饰等也因植入非遗元素而增添了文化内涵。总体来说,“非遗+”联名款的口碑和市场效应明显,有的还十分抢手,其背后的设...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