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

    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 2025-05-09 13:39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合肥市:中医药惠民市集遍地开花

    谷雨时节,合肥市庐阳区、蜀山区等地相继举办多场“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掀起全民健康新风尚。

    庐阳区城隍庙南门广场变身中医养生文化殿堂,区卫生健康委与文旅集团联袂打造市集,设立名医义诊、特色疗法、衍生产品、文化宣传四大专区。省级中医专家现场把脉问诊,伴随五禽戏表演的虎跃猿攀,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医“治未病”的千年智慧。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1)

    合肥市庐阳区中医药特色市集上的义诊活动。主办方供图

    蜀山区中医药夜市的11个特色展区中,AI体质辨识、中医减重专区凸显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药膳食坊飘散着当归乌鸡汤的香气,集章打卡活动吸引年轻人争相收集文创香囊。二十余位专家坐镇的岐黄医馆,让市民看上“家门口的国医堂”。

    蜀山区的AI号脉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体质报告,庐阳区则在文化长廊运用数字展板解读《黄帝内经》。这种“老智慧+新技术”的模式,使年轻群体通过体质测试、知识竞答等趣味形式,重新认识中医药价值。

    此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持续开展“金银花行动”,每周派驻专家深入乡镇,为村民提供针灸推拿、慢性病管理等服务,驻点医生为200余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将“望闻问切”送到田间地头。

    据统计,合肥市此次系列中医药惠民活动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发放健康手册5000余份。合肥市将深化“市集+园区+下乡”三位一体模式,计划年内培育10个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让“治未病”理念扎根社区,助力健康合肥建设迈上新台阶。

    亳州市:让中医药文化“潮”起来

    “这是亳桑皮,老师带我们去中药材种植基地看过,它的根皮晒干能清热润肺!”亳州中医药夜市上,小朋友们争相抢答。

    在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门前,中医药夜市8大板块各具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诊疗的“守正”展示,也有科技赋能的“创新”体验,更有药食同源的美食和互动性强的文化项目,形成了“可看、可闻、可尝、可触、可感”的中医药立体体验空间。

    医院创新医防融合服务举措,将减重门诊“搬”至群众家门口,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群众制定个性化代谢调理方案,推广穴位埋线减重疗法等。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2)

    亳州市义诊现场医生扮演华佗为市民进行针灸治疗。姜天宝摄

    “活动策划期间,我们就重点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需求。结合哪吒电影制作卡通打卡展板,宣传画板的制作也以卡通造型为主,凸显轻松愉悦的氛围。”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党委书记蒋威表示。

    科技元素的融入让中医药变得更“潮”,其中“中医药+AI”板块成为年轻人的打卡热点。大家纷纷体验智能艾灸机器人3分钟体质检测并定制艾灸方案,智能康复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等。

    数据显示,夜市期间累计提供中医诊疗服务近5万人次,发放养生资料5万余份,带动本地中医药相关产品销售超80万元。

    未来,亳州已规划每季度举办主题夜市,开发线上逛集市直播平台,并计划联合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打造“华佗故里养生游学旅游带”。

    同时,亳州市中医院、利辛县等举办的中医药夜市也为亳州带来了数场丰富多元的中医药文化盛宴,让中医药养生文化以更“潮”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

    滁州市:中医药文化惠民“接地气”更“聚人气”

    从闹市商圈到社区广场,从校园课堂到青年夜校,滁州市通过“中医药+非遗”“中医药+科技”“中医药+体卫融合”等模式,让中医药文化更鲜活地融入生活。

    烟火气里的中医药体验

    南谯区“谯梁夜市”上,滁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义诊,为300余群众提供体质辨识、口腔检查等服务。现场文艺演出中,健身气功八段锦、情景剧《多吃蔬菜身体棒》等节目让群众在逛夜市中感受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天长市“中医集市”上,18名中医专家摆摊问诊,16个特色摊位涵盖AI体质辨识、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近800人次沉浸式体验“药草香+烟火气”的养生新玩法,让中医药从典籍走向商圈,圈粉年轻群体。

    “Z世代”的中医药启蒙

    明光市中医院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打造“百草课堂”品牌,走进校园、军营、农村、社区开展6场活动。针对青少年,医院组织“识百草、辨药香”实践教学活动,走进中药标本室、植物园,开设“名家讲堂”、设计“小小中医师”体验称量中药、制作香囊,推动中医药文化从娃娃抓起。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3)

    滁州市明光市中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主办方供图

    全椒县中医院联合团县委举办“青年夜校”,40余名青年参与中医体重管理讲座、体质辨识仪体验、针灸减脂技术操作及中药材参观。

    黄山市:解锁“朋克养生”新玩法

    “五一”期间,屯溪区举办“新安岐黄夜”中医市集,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新安医学、解锁“朋克养生”新玩法。“熬夜敷面膜?不如来杯壹葫茶!”黄山市集精准捕捉年轻人“边作边补”的养生痛点,推出“壹葫茶”系列新中式茶歇:乌梅山楂饮酸甜解腻,玉竹橘香滋养身体,搭配甘草枇杷糖、黄精蜜饯等药食同源零食。

    丰富的活动和产品为群众提供中医药体验新场景,进一步普及了新安医学非遗技艺与养生理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

    阜南县:打造户外劳动者健康港湾

    一场专为户外劳动者定制的“健康礼包”正在派送。阜南县中医院中医专家团队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群体提供针灸推拿、体质辨识等服务,现场还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专区,帮助劳动者缓解职业压力。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4)

    阜南县中医院医生为环卫工人量血压。主办方供图

    “我们针对户外作业特点,特别配制了疏肝理气的养生茶饮,让他们在工作间隙也能感受中医药的关怀。”阜南县中医院党委书记王华松介绍,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中医服务嵌入基层便民站点,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

    界首市:药膳大赛开启“舌尖上的养生”

    界首市中医院举办中医药膳大赛,将传统药膳与现代营养学深度融合。呼吸科推出的百合雪梨炖银耳羹,以川贝、枇杷叶为辅料,清润可口。儿科创新制作的雪梨止咳棒棒糖,酸甜软糯,成为小朋友的“健康零食”。

    六安市:场景创新激活中医药惠民“新动能”

    六安市以“地域特色+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夜市义诊、文化集市、基层科普等多元场景活动。

    霍邱县夜市以“诊疗+体验+科普”为核心,打造六大功能区:适宜技术体验区里,耳穴埋豆、温通刮痧、推拿正骨等传统疗法备受青睐。

    金寨县中医医院举办以“中医夜市暨文明实践微集市”为主题的夜市活动,活动现场,太极拳、八段锦展演吸引众多市民跟学,形成“全民练功法”的动感画面。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5)

    六安市中医师为市民推拿按摩。主办方供图

    舒城县中医院专家团队走进棠树乡中心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暨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内科、外科、肿瘤科等多学科专家针对肿瘤高危人群提供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普及“早筛早诊”理念,同时为普通群众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肩颈疼痛调理、慢性病咨询等服务。

    宣城市:中医药文化全域惠民

    宣城市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以“全域渗透”姿态融入百姓生活。

    旌德县俞村镇以“院内服务+校园科普”双线发力,构建中医药传播矩阵。俞村镇卫生院在门诊广场设立固定咨询点,中医师结合免费血压、血糖检测,提供个性化养生建议。孙村镇中心卫生院将中医课堂搬进中心小学,通过“古今器具对比展”让学生直观感受针灸、火罐的传承与创新。

    绩溪县的中医药夜市设置六大体验场景吸引数百市民参与。中医诊疗区由巴晓初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团队坐诊,提供“一对一”体质辨识与诊疗服务。

    泾县医院将“中药茶饮养生馆”开进住院部走廊,以“药食同源”理念研发金桔罗汉饮、桃胶奶白汤等新式茶饮。儿科门诊则紧扣“春生夏长”理论,推出“生长贴”穴位敷贴与中药泡脚服务。针对儿童生长黄金期,通过足三里、脾俞等穴位贴敷调和脾胃,辅以艾叶、生姜等药材泡脚改善体质,为家长提供“绿色健康”的生长助力方案。

    在广德桃州镇第四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药食同源”课让学生们认识了黄芪、天麻等40余种药材。

    芜湖市:打造中医药惠民“芜湖样本”

    作为“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创新实践,2025年欢乐芜湖·“中医药市集+非遗”奇瑞之夜长江音乐嘉年华拉开帷幕。

    中医诊疗区,芜湖市中医医院的五位青年中医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英语沟通能力,为外籍人士提供精准的中医问诊。德国游客安娜在体验完体质辨识后说:“没想到中医通过舌象和脉象就能分析身体状况,还能结合饮食和运动给出建议,真神奇!”

    “我们不仅要让市民在嘉年华里体验中医药的‘潮’,更要让中医药成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伙伴。”芜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梁萍表示。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6)

    在芜湖市,外国友人了解中医药香包。姚晶尧摄

    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芜湖市中医医院“春日中医养生局”集市融合“健康体重管理”“治未病养生”与市井烟火气的活动,以“把脉问诊+趣味科普+文创体验”的多元形式,“解锁”养生新趣,吸引超千人次参与。

    医生们针对市民关注的肥胖、血糖等问题,大力科普中医体重管理三大法宝“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及“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

    随着“百市千县”活动深入推进,芜湖通过“中医药+非遗”特色名片,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强生命力。

    安庆市:非遗技艺邂逅中医药文化

    安庆市宿松县山水公园灯火璀璨,数十个夜市摊位上,中药材标本、养生保健品与非遗漆扇制作区交相辉映。市民们在品尝酸梅汤、润喉茶的同时,还能参与中药材辨识闯关游戏。

    萧县赵庄镇中心卫生院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呵护居民健康”为主题,邀请中医专家为居民提供中医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科室义诊服务。专家们针对慢性病患者推出“西药治疗+中医调理”的结合方案,同步开展饮食调理、中医理疗指导。

    而在泗县,中医院自4月起构建“文化展演+健康引导+持续服务”的多维模式,将活动延伸至老年大学、运河人家景区、敬老院等地,开展中医药传承科普系列活动。打造“名医义诊日”,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持续进行流动宣传科普,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淮南市:让中医药智慧惠泽千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在田家庵区举办中医市集。义诊台前,医师们变身“摊主”,为市民进行“一对一”辨证施治。中医市集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方式,让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马鞍山:市动漫IP赋能中医药文化破圈

    马鞍山市中医院开展“国潮养生集市”九大特色科室的卡通主题摊位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当属治未病科摊位,展示的智能系统通过面部识别和舌象分析,为其生成个性化养生建议。

    安徽:中医药文化润“万”乡(图7)

    马鞍山市中医院医生为市民脉诊。主办方供图

    据统计,自“百市千县”活动启动以来,安徽全省已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下一步,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中医药+”多元融合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进网络,让“看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成为更多群众的生活习惯。(作者 王泽烨)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