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国家级非遗“蒙医传统正骨术”传承人巴虎山:让“蒙医传统正骨术”更好服务人民健康

    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 2025-05-08 09:49 来源:

    4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在承德市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医传统正骨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骨伤科主任、骨伤教研室主任巴虎山教授在培训班期间接受专访。

    国家级非遗“蒙医传统正骨术”传承人巴虎山:让“蒙医传统正骨术”更好服务人民健康(图1)

    标准化、规范化助推蒙医传统正骨术传承发展

    “蒙医传统正骨术以蒙医‘天人合一’‘精气神’理论为核心,过去多为家族代代相传,如今已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传承体系。”巴虎山介绍,当前这一技艺不仅纳入博士培养层次,还涌现出国医大师包金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包斯琴、胡达来等领军人物。通过教材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和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撑,蒙医正骨术在标准化、规范化领域取得突破,并多次荣获科技奖励。巴虎山表示,学科建设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正推动蒙医正骨术成为中华民族医药的一张“金名片”。

    提及蒙医传统正骨术的独特之处,巴虎山重点介绍了“喷酒按摩”疗法。十四种正骨手法需配合高度酒喷洒,辅以蒙药材,兼具物理与心理双重疗效。

    “酒能活血化瘀、润滑皮肤,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此。”他解释道,喷酒时“呲”的一声可瞬间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恐惧杂念;而酒气与药材的渗透,则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调节“内环境”(即人体自愈系统),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欲望。“这是萨满医术的智慧——不仅治身,更疗心。”巴虎山说。

    国家级非遗“蒙医传统正骨术”传承人巴虎山:让“蒙医传统正骨术”更好服务人民健康(图2)

    扫一扫,查看视频

    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 蒙医传统正骨优势突出

    对于骨折治疗,蒙医传统正骨术以“微创化、快速愈合”著称。巴虎山指出,闭合性骨折、未损伤血管神经的骨折均可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但骨折AO分型中的C2、C3类复杂骨折就要慎重。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骨折、腰椎滑脱、骨裂或晚期股骨头坏死等,则需结合现代手术。

    “蒙医传统正骨术强调‘该保守则保守,需手术则手术’。”他举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腰椎突出、骨性关节炎等早中期患者,通过正骨手法配合蒙药内服外敷,效果明显。

    针对术后康复阶段,巴虎山指出,术后采用蒙医传统正骨术,如喷酒按摩、蒙药内服等,可缩短康复周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形成“1+1>2”的协同效应。目前,其团队正研发针对性蒙药制剂,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

    “未来,我们不仅要让蒙医正骨术走向世界,更要让它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选择。”巴虎山说。

    国家级非遗“蒙医传统正骨术”传承人巴虎山:让“蒙医传统正骨术”更好服务人民健康(图3)

    扫一扫,查看视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