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7-02 10:52 来源: “浙江非遗”微信公众号

    6月27日下午,由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馆)与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联合举办的“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顺利举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馆)副主任(副馆长)祝汉明,省非遗保护中心(馆)保护研究部主任薛益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兴祥、林顺奎,浙江省许林田非遗记录工程导师工作室领办人许林田,省非遗保护中心(馆)保护研究部记录工作相关人员,以及非遗记录执行团队代表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1)

    活动现场

    对话交流

    分享工作经验,传播浙江非遗

    活动以播放《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乐清细纹刻纸·林邦栋》两部优秀传承人记录综述片为开始,带领现场观众通过镜头了解他们传承非遗技艺的人生故事。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2)

    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省非遗馆)副主任(副馆长)祝汉明致辞

    随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中,祝汉明副主任(副馆长)从“精心组织推进有序”“十年积累成果丰硕”“转化利用多措并举”“记录工作可感可赞”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实施情况。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3)

    播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影片《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潘兴祥(王阿牛弟子),讲述了王阿牛先生的学艺、传艺故事,并为现场观众解读黄酒颜色背后的科学原理,传授品鉴方法。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4)

    播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影片《乐清细纹刻纸-林邦栋》

    灯彩(乐清首饰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林邦栋之子),讲解乐清细纹刻纸是如何在“细”上做文章,让作品更加美观生动、贴近生活。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5)

    交流分享活动现场

    省非遗保护中心(馆)记录工作负责人郑金开与观众分享了两部优秀非遗记录成果拍摄背后的故事和在一线开展记录工作的经历和体会。纪录影片导演王长江则从冬酿时的“冷”,制酒药时的“热”,酿酒过程的“苦”,成果的“甜”分享了他在传承人王阿牛记录过程中最为深刻的感受。

    面对观众们对巡游后烧掉首饰龙的不舍与惋惜,学术专员许林田现场解惑,烧掉的首饰龙带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让手艺人对制作下一个更加精美的首饰龙有了新的追求,让非遗技艺在年年焕新中得到传承与创新。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6)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7)

    观众参观交流

    本次交流活动,分别在交流现场和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展示了传承人林邦栋、林顺奎的乐清细纹刻纸作品,传承人王阿牛的酿酒手稿和书法作品,观众通过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沉浸式体验与品尝,充分感受传承人对技艺的坚守和非遗中蕴含的深厚智慧。

    参观学习

    借鉴他山之石,创新工作思路

    浙江团队成员还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谢忠军老师的讲解下,参观了“藏诸名山 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在“滔滔长河”“巍巍高山”两个篇章中,全面了解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成果,同时也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大家在展厅大厅的照片墙上寻找熟悉的传承人身影,在10米长的名单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回忆、交流记录工作中的难忘经历。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8)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谢忠军讲解展览

    能力提升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记录水平

    为提升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提高记录成果质量,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庞涛教授讲授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国家图书馆谢忠军老师讲解记录工作中文献收集整理的注意事项,许林田老师讲授传承人记录中的非遗学术问题,让记录执行团队在参观学习和理论指导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9)

    专家讲解记录工作相关注意事项

    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27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位列全国第一。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方面,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三个领先:一是记录的传承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已记录167位,完成验收98位);二是记录成果优秀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共23项);三是记录成果转化利用走在全国前列,以口述史丛书出版、记录工程电子出版物发行、记录成果短视频推广、非遗纪录片展映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浙江省非遗记录的工作成果。

    “生活的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浙江专场”主题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图10)

    合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