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香里学辨识,夜市摊前看中医。这个夏天,豫州大地一场场“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火热开展。从豫东平原到南阳盆地,从城市广场到乡村市集,中医药文化正以更鲜活、更贴近民众的姿态走出典籍、走进生活,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健康日常”。
覆盖全省的文化盛宴,以“让中医药活起来”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播、场景化服务,让千年岐黄之术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
破圈:从诊室到市集,中医药“走”出来
“原来中医不只在医院里,逛夜市也能看专家、做理疗!”7月8日傍晚,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中医院门诊楼前的“中医夜市”里,刚体验完中医推拿的市民张女士连连感叹。华灯初上时,这里已变身“国潮”市集。针灸摊位前居民排起长队,中药茶饮区飘着薄荷清香,八段锦教练带着众人舒展身姿,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小朋友辨识枸杞与菊花。这场把诊室“搬”进夜市的创新尝试,让忙碌的上班族、纳凉的街坊邻居在休闲中感受中医魅力。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世纪广场上,晨光中的太极拳与暮色里的刮痧体验无缝衔接。伴随着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大家开启了功夫习练之旅。一招一式,刚柔并济,既有强身健体的太极拳、八段锦,还有灵动有趣的经络拍打操,在这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传统养生智慧在每一次呼吸吐纳间传递,唤醒了大家身体的活力。在中药材展示区,琳琅满目的中药材整齐排列,仿佛是一个中药的“小世界”,大家近距离观察,嗅着药材的独特香气,了解着每一味药材背后的故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医药神秘世界的大门。
郸城县中医院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中医疗法体验服务。
河南省巩义市文化广场上,省城专家与基层名医同坐义诊台,市民既能享受“顶级诊疗”,又能亲手制作山楂丸;健康科普知识讲座精彩纷呈,来自巩义市公立中医院的资深中医师化身科普达人,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剧、通俗易懂的讲解,深入浅出地普及健康养生知识,巧妙地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有机融合,以国粹岐黄亮相现场,将文化与健康理念共融共促。
河南省三门峡市内,“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虢医健康行”活动从5月开始后将一直持续到9月。在三门峡市新文化宫广场,黄河三门峡医院中医专家们运用望闻问切,为市民提供把脉问诊、健康咨询服务;现场的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体验,让市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在中医养生功法教习活动中,三门峡市中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方队,还为市民演示了传统中医养生功法八段锦。除此之外,中药茶饮则让市民在品尝各式中药茶饮的醇香中,领略到中医药在饮食养生方面的独特魅力。
从“固定诊室”到“流动服务”,从“严肃诊疗”到“轻松体验”,河南各地通过“接地气”的场景创新,让中医药脱下“高冷”外衣。
河南省漯河市将“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主题义诊活动积极融入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浪潮,以“夜市”为媒,将中医“治未病”智慧融入烟火市集,为当地居民送上一份特别的健康关怀。在中药养生茶品鉴区,漯河市中医院药学部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免费茶饮品尝,并逐一介绍养生茶饮的性味与功效,以及在日常养生保健中的巧妙应用,使居民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在名医义诊区,中医师们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手段,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体质辨识与评估,并为有需求的患者定制专属健康方案。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七一街道的夜市里,八段锦教练带着居民一招一式舒展身体,旁边的义诊台为老人测量血压。中医义诊台前,专家们为居民们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免费开展血压、血糖测量,体质辨识等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居民身边。文化科普与体验区,工作人员通过展板、资料讲解中医药知识,向居民们展示常见中药材并指导辨识。艾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人气火爆,居民亲身感受中医理疗的独特疗效。“中医药+生活产品展”带来的养生茶、护肤品等特色产品,让居民品尝兼具美味与养生功效的佳肴,体会“药食同源”理念。
南阳市学生参观学习中医药文化。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采用“中医+文旅”方式,巧妙借助景区人流集中、氛围轻松的优势,将优质中医医疗服务与厚重中医药文化摆上“摊位”,为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盛宴。在中医问诊区,群众有序排队,专家们耐心地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把脉问诊等中医调养方案。在中医体验区,专业医师现场操作,让群众切身感受“一根针、一双手”的独特疗效,缓解颈肩腰腿痛等不适症状。在小儿推拿区,儿科专家及专业推拿师现场展示并传授小儿推拿保健手法,指导家长学习简单有效的家庭护理技巧,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板桥古镇将中医与文旅结合,景区里的“闻香识药”游戏吸引游客驻足,猜中药谜语赢香囊的活动让孩子们追着药师问个不停。
沉浸式体验:从认知到认同,群众“动”起来
河南各地深谙“体验即传播”的道理,通过“做、学、玩”三维互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这艾条卷得紧实,燃烧时热力才够匀!”在河南省开封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第三届大宋中医药文化市集上,72岁的王大爷跟着药师学做艾条。旁边的青少年体验区里,中学生们在用中药粉制作漆扇。《黄帝内经》段落拓印摊位前,孩子们举着作品兴奋展示。这场以“中医减重健康‘汴’美”为主题的市集中,医疗服务、健康养生、趣味互动三大板块引人眼球,从虎符铜砭刮痧到中药制画,市民在动手体验中读懂中医药。
开封市民参观艾条展台。
“号脉、按摩我都体验了一番,让我的颈椎非常舒服!”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医院的展位旁,石女士一边接受中医理疗,一边分享感受。在鹤壁市淇滨区裕隆·爱之城广场开展的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通过文艺展演、中药展览等形式展示中医药精髓,现场还陈列中成药、香囊、药枕、膏方等特色产品供欣赏、体验,呈现出中医药的丰富内涵。居民还可参与传统养生功法习练、药膳品鉴、中药炮制及香囊制作等互动项目,感受中医药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热乎乎的,感觉身上的老毛病都好了不少,中医真是神奇!”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莲花广场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人潮涌动,推拿、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免费向群众开放体验。医护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和功效,让群众在感受奇妙体验的同时,也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药香囊制作区,医护人员准备了中药粉和香囊袋,指导群众亲手制作。大家一边制作香囊,一边交流着中医药知识,现场气氛十分融洽。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中药香囊就诞生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药香。
河南省信阳市天伦广场上,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开展的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在进行。医生为居民发放和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河南省中医药条例》,并用珍贵的中药材标本,提高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中医专家们以精湛的医术、耐心的态度,为市民提供了免费健康咨询、把脉问诊服务。市民们还亲身体验了针灸、拔罐、推拿、艾灸、葫芦灸、刮痧等传统疗法,专业医师的指导让市民们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葫芦灸体验者的惊叹声、八段锦跟练者的呼吸声、中药香囊制作者的笑语声,汇成中医药文化“活态课堂”。
互动中更见文化温度。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医院的义诊团队走进城关镇孟村、于沟等村庄时,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各项中医药服务,更在田间地头教村民辨识艾草。“这叶子背面发白,揉碎了有香味,驱蚊还可用于泡脚”,义诊团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有趣味的中医药课外实践课。此次义诊,嵩县中医院高度重视,派出内、外、妇、儿等各学科专家骨干20余人,免费为群众开展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血压测量、血糖测量等多种项目检查,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指导,积极开展中医理疗、健康宣教等健康服务。
郑州市西区中医院开展了广场活动,八段锦教学方阵里,祖孙同练的场景成了最动人的画面,老人教孩子“沉肩坠肘”,孩子帮老人纠正“动作变形”。此外,活动现场设置了22个专科义诊区,由专家团队免费提供把脉问诊、体质辨识、慢病调理等个性化服务,并提供艾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体验服务。
郑州市民体验中医药元素手串。
数据见证中医药的魅力: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市集两年来服务超15万人次,带动“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氛围升温;中牟新区中医药文化节首日服务1500余人次,发放的2000份养生手册被居民争相领取;南阳医圣文化园活动中,“闻香识药”互动区日均接待300余人。
文化赋能:从传统到新潮,魅力“显”出来
“这杯黄精黑咖,既有咖啡香又有中药味,太酷了!”在河南南阳医圣文化园的上善仲景饮子铺前,95后小李举着奶茶杯拍照。这个将六味地黄饮、黄精黑咖等传统经方做成网红饮品的品牌,正通过“百市千县”活动走向更多年轻人。旁边的艾产品展区里,智能艾灸仪与传统艾绒同台展示,数字化控温技术让老人也能轻松操作,展现着“老手艺”的新表达。
河南中牟县中医药文化节暨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结合了“老年健康周”主题。中牟县中医院老年病科在泰安街院区门诊大厅开展中医特色惠民义诊活动,“老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讲座”成为亮点。围绕老年人常见的孤独感、焦虑情绪、睡眠障碍等问题,结合中医“形神合一”理论,中医专家深入浅出讲解心理调适方法,分享呼吸放松法、冥想训练等实用技巧,引导老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老人们心理“年轻化”。
除此之外,河南各地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通过“传统+现代”“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让古老智慧焕发新潮魅力。开封依托“大宋中医药发祥地”优势,在市集里复原“天圣针灸铜人”场景,用AR技术让市民“穿越”到宋代药铺;范县的中医药夜市上,药撵、捣药罐等老物件与中药发钗、耳饰等文创产品相映成趣,年轻人戴着中药香囊打卡拍照;驻马店市的夜市里,雷火灸的青烟与急救演示的灯光交织,传统疗法与现代急救知识碰撞出别样火花。
地域文化更给中医药添彩。南阳将“医圣张仲景”IP融入活动,医圣文化园里的经方抄录区,老人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画书写;周口在五一文化广场的市集上,结合伏羲文化展示中药炮制技艺,让“药食同源”理念更接地气;三门峡的“虢医健康行”融入仰韶文化元素,药材展示牌上印着彩陶纹样,让中医药故事多了历史厚重感。
中医药的根在民间,只有走进生活才能真正活起来。河南全省各地通过广场市集、社区夜市、景区联动等形式,让中医药服务覆盖全时段、全场景,上半年已累计服务群众超50万人次。(记者 姚晶尧,河南省有关中医药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