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山西长治印发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 推动中药材产值达20亿元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19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日前,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长治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加强产地加工能力建设,增购智能化加工设备,提升制造水平,实现总产量13万吨,提高产地加工转化率与农民收益,推动中药材产值达20亿元。

    《方案》提出,繁育中药材优良品种。以构建长治道地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基础,坚持中药材“特”“优”战略。开展党参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良种繁育工作。规范中药材种植,立足长治中药材种类多、生境广特点,结合道地习性,按环境差异优化布局潞党参等生产基地及连翘等加工基地,提升质量与生态效益。系统推进标准化种植研究,集成创新并示范生态种养、林下种植、套种轮作等技术。大力推进规范化种植10万亩,年产13万吨,建成千亩园10个、百亩园50个。实施GAP,开展符合性评估,提升质量效益。提高潞党参等机械化水平,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融合。

    《方案》提出,提升中药材产地加工能力,支持长治市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产地趁鲜切制,分区域、分品种建立产地初加工厂,探索“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建设。同时,依托各县区中药材加工基地,因地制宜建设苦参等初加工示范基地,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实现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双提高。进行中药材加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实现产地中药材及饮片加工车间一体化,建立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的“共享车间”,推动中药智能制造水平。

    《方案》还提出,完善中药材全链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基地、农场、合作社等相关人员进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培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扩大中药材质量抽检范围,指导中药材经营主体,加大高毒、剧毒禁用农药、生长调节剂的检查力度。完善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产地、种子种苗、施肥除草、采收入库、初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全过程可追溯5万亩,保障中药材质量全链条监管。从中药炮制、中药材加工升级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着手,培训中药炮制技艺100人,推进中药炮制技艺传承。(记者伍志成)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