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岐黄春风拂八闽 杏林文化润民生——福建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25-10-17 11:33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春意融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人民政府广场上弥漫着淡淡的药香。58岁的王大妈刚刚体验完艾灸,手里攥着血压检测单,正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细细交谈。她眼角漾开笑意:“在家门口就能找省级专家看病,还能学急救知识,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

    这一幕,是福建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一幅生动缩影。今年4月,福建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茶乡安溪启幕,从此,岐黄春风遍拂八闽,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让中医药在福建各地绽放新光彩。

    中医药惠民启新程

    福建省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安溪县率先行动,以一场精彩的启动仪式点燃了全省的热情。以此为起点,各地活动相继展开,推动中医药文化深入城乡,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启动仪式现场,13处特色功能区宛如一幅流动的中医药文化长卷,让群众沉浸式感受中医药魅力。灸法区,热敏灸温通经络;拔罐区,平衡罐疏经散寒;针灸区,银针轻刺缓解疼痛。养生药膳区飘来阵阵香气,“参归羊肉汤”“参苓健脾粥”引得众人驻足品尝。香囊DIY区童趣盎然,孩子们踮脚挑选药材,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属于自己的驱蚊香囊。

    安溪县中医院的八段锦表演队成为焦点,队员们动作如行云流水,将“调身、调息、调心”融于一体,诠释着中医“治未病”的古老智慧。百余名群众自发跟随练习,场面十分壮观。

    与此同时,基层义诊活动深入乡间。在尚卿镇文化广场,76岁的林大妈向县中医院骨伤科专家诉说膝关节病痛,经细致诊察,她不仅获得了对证药方,还学会了日常养护方法。这样的温馨场景,在感德、龙门等8个乡镇接连上演。专家团队深入各地,为村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艾灸、穴位贴敷等服务,并送上养生香囊。

    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专家们为师生讲解“熬夜伤肝”“久坐伤脾”等养生知识,让中医药文化在年轻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在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漳州市漳浦县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集市,为节日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活动现场不仅有名老中医现场把脉问诊、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还引入了AI体质辨识等智慧中医设备,让群众零距离感受中医药的魅力。现场还设置8个特色区域:中药炮制区药香弥漫,孩子们亲手制作香囊;药膳茶饮区提供乌梅饮等养生饮品,讲解“药食同源”的智慧;文化宣传区通过猜谜互动传播中医知识。现场人头攒动,活动老少咸宜,让中医药文化“出摊”即“破圈”,成为漳浦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南平建瓯的活动中,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沙龙活动。群众通过辨识药材、体验称药、包药、制作香囊等活动,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2-25101G13522919.png

    在福建省建瓯市活动现场,医护人员在教小朋友闻药识药。

    盛夏三伏养生时

    随着季节更迭,活动内容亦与时俱进。盛夏,福建各地紧抓“三伏养生”黄金期,巧妙地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时节,让健康服务真正顺天时、接地气。

    时值7月,泉州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少年儿童肥胖防治公益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泉州市中医院举办。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专家现场教学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让群众亲身感受传统养生功法的独特魅力。

    2-25101G13541c9.png

    在福建省泉州市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在制作香囊。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苏稼夫主任医师主讲《冬病夏治三伏贴》专题讲座,将精深的中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名医义诊区内,省级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为群众精准辨证施治,并针对不同病症特点,从中药调理到饮食作息逐一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中医药特色体验区颇为“吸粉”。中药猜谜游戏让传统文化在趣味中传承。药师们穿着古装,冲泡养生中药奶茶,供群众免费品尝,还不时介绍展架上的饮片和药膳,让群众零距离了解中医药。三伏贴集中贴敷区,耳豆埋穴、火龙灸、葫芦灸等特色疗法体验区,无不排起长龙。沉浸式体验让中医药文化从古籍中走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紧扣“三伏天”养生主题,漳州市第五医院举办了中医药专场活动,现场的群众免费品尝了清热利咽、养阴生津的三伏饮。

    本次活动现场设有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由专业中医师通过一对一问诊,为每位群众辨识体质并推荐个性化的三伏贴方案。在体验区,砭石温灸因其独特的远红外特性,热力渗透更深更均匀,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适宜技术的独特魅力。活动还同步举办了“中医养生与三伏贴”专题讲座,帮助群众系统掌握三伏时节的养生知识与方法。

    市井烟火蕴医道

    让中医药走出医院、融入市井,是福建活动的一大特色。在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中,中医药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百姓心里。

    最富闽南特色的,当属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茶桌仔”活动。街头巷尾,那些承载着数百年闽南饮茶文化的茶馆,如今飘起了中药茶香。在这里,能“品”四季食养、能“学”中医技能、能“测”体质配方、能“探”千年智慧,通过“可听、可看、可参与”的近邻健康服务模式,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如茶香般,在闲话家常间悄然传播。

    2-25101G1355L47.png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茶桌仔”活动现场,中医专家为市民把脉。

    福清市清昌万达广场内,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十余种中医特色疗法同步开放体验。内科、儿科专家被市民层层围住,把脉问诊,解惑释疑。家有萌宝的家长们聚集在小儿推拿体验区,跟随儿科专家学习穴位按摩法,以期缓解孩子的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常见问题。在中医药产品展示区,香囊、热奄包、足浴包、中药饰品等健康礼品被市民争相领取。

    7月29日晚,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中医院推出“中医药夜市健康摊”,尽管细雨绵绵,现场依然人气不减。

    2-25101G1361S00.png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中医院推出“中医药夜市健康摊”。

    活动现场搭起遮雨棚,内科、针灸科、推拿科等10余名科室主任与专家坐诊,为市民提供把脉问诊、健康咨询服务。夜市设置了多个体验区:中医惠民义诊区为市民答疑解惑;中药茶饮区供群众品尝具有生津健脾功效的消脂乌梅茶,并赠送中药驱蚊香囊;适宜技术体验区则提供耳穴压豆、刮痧、拔罐等服务。一位阿姨体验后称赞:“全身舒服多了,冒雨来也值得!”

    八闽大地上,中医药文化正以各种形式焕发生机。这些充满创意的惠民活动,既传承着千年医学智慧,又契合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福建正以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为纽带,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健康管理深度融合,让中医药成为守护健康的“良方”与浸润人心的“暖流”,为市民幸福生活添彩。(记者  王青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