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中医药惠民暖三湘 ——湖南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纪实

    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 2025-10-13 14:04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潇湘大地,艾草飘香,医者仁心涌动。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医药节到娄底市的中医药健康夜市,从长沙市芙蓉区的义诊专区到宁远县九嶷山的文旅融合活动,湖南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以多样化形式将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信中医、用中医”的理念深入基层。

    多元活动惠民生

    自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以来,湖南各地通过医联体合作、多场景义诊、文旅融合等多元形式,将中医药服务延伸至基层角落,覆盖不同群体,既解决群众健康需求,又推动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让惠民服务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基层百姓的广泛认可与称赞。

    “第一次体验瑶医足浴,泡完脚浑身都暖和了,还学到了不少养生小技巧!这种中医药活动,我们老百姓特别喜欢。”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八届瑶医药节活动现场,瑶族传统文化表演、瑶医瘦身操教学、瑶医足浴体验轮番上演,药膳品尝、药市逛展让群众沉浸式感受瑶医药魅力。义诊专区内,湖南省名中医柏正平、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肖长江等专家,通过望闻问切为患者开方,耳穴压豆、针灸刺穴等中医诊疗服务赢得阵阵好评。自2017年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已连续8年举办瑶医药节。

    2-251013140I5360.png

    湖南省名中医柏继平在江华县为群众诊脉。

    2025年6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湖湘懿康堂中医门诊部举行医联体挂牌仪式,同步开展健康咨询活动。该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谭光波、骨伤一科主任医师罗继等专家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耳穴压豆、针灸等中医外治法获一致赞誉。“我有多年的老慢支,谭医生不仅给我开了调理的方子,还教我日常拍背排痰的手法,专家帮我做了耳穴压豆,头晕的毛病缓解了不少,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求诊于省级专家,太方便了!”社区居民王大爷握着专家的手连声道谢。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还联合多地开展多场义诊。在长沙市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政府和洋湖社区服务中心,专家团队针对颈椎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提供“一对一”诊疗,中医特色外治法缓解群众失眠、颈椎疼痛等不适。“我天天对着电脑办公,颈椎疼得抬不起来,王医生给我做了针灸和推拿治疗,当场就觉得轻松多了,还帮我制定了居家锻炼方案,太贴心了!”白箬铺镇职工李女士说。

    各地市医院同样积极行动。“我当了十几年兵,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医生给我做了艾灸治疗,关节暖和多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中医服务,既暖心又实用,感谢政府对我们老兵的关怀!”在洪江市中医医院联合洪江市深渡苗族乡卫生院开展的健康咨询活动中,退伍老兵唐先生感慨地说。

    2-251013140G4419.png

    洪江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快点来,这里有名医坐诊,可以体验耳豆压穴,还可以品尝乌梅汤等中药饮品。”不少市民在排队等候的同时,拿起手机向亲朋好友推荐。8月20日,在湖南省湘潭市举办的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中医药服务月”启动仪式暨中医药夜市(东方红站)现场,设置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中药产品制作、健康科普与体质辨识等区域,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服务,市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来九嶷山旅游,本来只是想看看舜帝陵,没想到还能免费看中医、领香囊,医生说我体质偏寒,教我用艾草泡脚的方法,这种‘健康+文旅’的形式特别好,既赏了景又养了生!”5月,永州市宁远县中医医院在九嶷山舜帝陵东广场启动惠民活动,省市县三级中医名家坐诊,针对常见病提供“一对一”指导,艾灸、耳穴压豆等体验区人气高涨。现场展陈道地药材、炮制工具,八段锦教学唤醒身心活力,首日接诊2000余人次,发放礼包3000余份。

    创新形式传文化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湖南多地的中医药健康夜市成为城市新“夜”态,以创新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吸引各年龄段群众参与,打破传统宣传模式,让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2025年5月,娄底市中医医院在体育公园广场开启中医药健康夜市,18个特色展区点亮夏夜。中医体质辨识区内,市民通过问卷与舌象、脉象采集,几分钟即可获取详细体质报告;名中医坐诊区排起长队,专家耐心答疑;中药材辨识区,药师手把手教市民“看形、闻味、触感”辨别薄荷、艾叶等药材。中药茶饮展示区,罗汉果茶获市民称赞,自制膏方、药枕展台前,药师讲解配伍原理。中医特色治疗体验区,针灸、推拿等疗法吸引上班族,90后小陈体验后说:“长期对着电脑,颈椎僵硬得像块铁板,医生帮我扎了几针,瞬间轻松了!中医不是‘老古董’,年轻人也需要这种‘潮养生’!以后我要多学中医养生知识,少熬夜、多调理。”

    2-251013140A0B5.png

    醴陵市中医院医务人员为群众按摩肩颈。

    广场中央,太极拳与八段锦表演掀起高潮,市民自发加入学习。“跟着医生练了八段锦,浑身都舒展了,比在家刷手机有意思多了,希望夜市能常办!”市民刘阿姨跟着节拍认真练习。

    “我喝了中药奶茶,一点都不苦,还能养生,太适合我们年轻人了,以后我要多关注中医养生,少喝含糖饮料。”长沙市芙蓉区卫生健康局4月统筹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2场惠民活动,服务超6000人次,发放资料5000余份。

    2-2510131406295a.png

    长沙市芙蓉区卫健局组织医务人员教学生辨识中药饮片。

    芙蓉区定王台、东湖、五里牌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多场社区义诊,韭菜园、荷花园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健康讲座,马王堆、朝阳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文化体验活动。“社区组织的中医讲座特别实用,我学会了按揉内关穴缓解失眠,现在睡眠质量好多了,不用总吃安眠药了,中医太神奇了!”社区居民李奶奶拉着医生的手说。

    湖南中医药健康夜市以“夜间场景+趣味互动”为突破口,将诊疗、体验、科普、文创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吸引不同年龄段人员参与,让中医药文化从“纸上”走向“身边”。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魅力,纷纷称赞活动“接地气、有新意、实用性强”,既丰富群众夜生活,又大幅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校园普及育新苗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青少年的参与。湖南省多地医院与卫健部门走进校园,通过趣味课堂、互动体验等形式,将抽象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培养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

    2025年4月,益阳市沅江市卫生健康局组织“中医中药进校园”活动。活动以问答形式,带领学生了解《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典籍与古代名医故事,讲述中医药在抗疫中的贡献。同时,医务人员还手持香囊,讲解藿香、艾草等药材功效与古人防疫智慧。“这个安神香囊闻着很舒服,高考前压力大,带着它能让我静下心来,既能安神又能感受中医药的魅力,特别有意义。”中学生小周摩挲着香囊说。

    5月,株洲市攸县中医院带领中医特色诊疗小组走进江桥学校小学部,为四年级一班70名师生带来“探秘中医药文化,感受千年智慧魅力”主题活动,设《穴位探秘》《神奇的艾灸》两大板块。“头痛感冒不用慌,虎口合谷是良方”等歌诀帮助记忆,情景化问答激发兴趣。学生小张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穴位按摩,妈妈总说消化不好,以后我每天帮她按摩,还能帮同学缓解头痛,中医知识太有用了!”

    校园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通过动画、互动、实践等形式,将知识传授与兴趣培养结合。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的神奇与实用,纷纷表示“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想进一步了解中医”,既掌握了实用健康技能,又培养了文化认同。

    益阳市安化县中医医院选定安化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中,医务人员用通俗语言介绍中医,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认同中医,培养珍爱生命观念与文化自信。现场展示眼保健操穴位及保健功效,让学生掌握实用养生技能,为中医药文化普及奠定基础。“原来眼保健操按的穴位有这么多讲究,以前我总偷懒不认真做,现在知道按对穴位能保护眼睛,以后我一定认真做,还要提醒同学一起做!”学生小陈认真地说。

    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校园,从日间义诊到晚间夜市,湖南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传承为核心,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充分彰显,让“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氛围日益浓厚。

    “未来,湖南将持续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中医药文化在三湘大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健康湖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说。(记者 伍志成;湖南省各地中医药机构供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