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任务,明确完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促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强调深化“区块链+中药工业”融合,以“中药+”促进产业延链发展。
《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积极推进中药资源的保存、选育、人工驯化与种植养殖等工作,鼓励开展珍稀中药资源繁育、仿生、替代技术攻关。
《实施意见》提出,建设3个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或种质资源库,建立1~2个保存圃,保存中药资源300种以上。以“赣十味”“赣食十味”等为重点,推广中药材生态种养、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技术。进一步做强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药食同源三大药材产区。
《实施意见》提出,围绕“一城一都多园”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和南城“建昌帮”中医药振兴发展项目等建设。深化“区块链+中药工业”融合,支持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建设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绿色工厂、智能工厂。以“中药+”促进产业延链发展,支持开发推广一批具有中药特色的食品、日化用品、中兽药、植物提取物等大健康产品。
《实施意见》明确,加强中药品种上市后再评价服务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中药大品种临床综合评价。鼓励建设区域中药制剂中心,支持特色优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依法调剂使用。建设完善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提高江西热敏灸品牌知名度。
《实施意见》还提出,完善中医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研究建立赣药名方品种库,推动向新药转化。构建覆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流通、交易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动中药国际化发展,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记者 徐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