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中医离生活远,今天在夜市上体验了艾灸,肩膀一下子不僵了,还学会了按揉足三里穴的养生小技巧,这‘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太实在了!”7月的山东省威海市至海港湾广场,刚体验完中医适宜技术的林女士,手里拿着医师手写的养生小贴士,笑着向同伴分享感受。连日来,山东省以“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为主题,在德州、济南、聊城、临沂、威海、潍坊等地掀起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热潮。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千年岐黄之术走进市井生活,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健康福利。
统筹联动搭舞台,各地特色亮风采
“我宣布,山东省德州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6月的海峡两岸(德州)中医药交流大会现场,随着启动仪式的掌声落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采用“1+10”模式,即1个市级主会场联动10个县市区分会场,在当晚及次日集中开展了中医夜市和大型义诊活动。省级名中医坐诊台前排起长队;中医药非遗体验区,老手艺人手把手教大家制作阿胶膏;中医生活化产品展示区的养生茶、驱蚊香囊,成了市民争相体验的“抢手货”。与此同时,德州市武城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走进老年大学,一边讲解端午养生知识,一边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调整药膳配方;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卫生院的医师带着体质辨识仪下乡,为村民量身定制调理方案,单日服务民众超5000人次。
济南市则以“扁鹊故里”为文化名片,把中医药文化市集办得有声有色。每月由一个区县(功能区)轮值承办市级市集,设置义诊体验、产品展示、养生保健、文化展示4大分区,截至目前已举办超60场活动,惠及民众超20万人次。首场中医药文化市集上,80个摊位前人头攒动。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暮云在体验核桃灸后,直呼“眼睛疲劳感瞬间消失”;巴西留学生孙旺德则亲手制作了“草本粽子”。外国友人们在此沉浸式感受着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济南市“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现场,小朋友体验耳穴压豆。
聊城市则把活动办成了中医药的科普课堂。8月份,全市8个县(市、区)及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活动,活动地点覆盖中国阿胶博物馆、成无己纪念馆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及聊城市中医医院等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参与,形成“基地主导、医院引领、基层联动”的格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让中医药智慧更好地服务民众健康。

聊城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展示百合山药曲奇等药膳。
创新形式接地气,健康服务“不打烊”
夜间经济成为中医药服务的新场景。临沂市中医医院连续推出7场中医健康夜市,将服务延伸至晚间,市民在散步时就能体验名中医义诊、艾灸推拿和养生功法,累计吸引超5000人参与。威海市中医药文化产业节期间,至海港湾门前广场的中医夜市设置六大主题展区,中药奶茶、驱蚊香囊等项目成为年轻人打卡热点,现场还开展经典诵读、养生功法展示等文艺表演,让“烟火气”与“药香”实现奇妙交融。

临沂市人民广场中医夜市上,外国友人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游客在威海市中医药文化产业节上品鉴养生产品。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各地市还精准推送了相关服务。济南市创新启动“扁鹊故里”中医养生技术进万家活动,精选了12项易掌握、安全有效的技术,如穴位按揉缓解视疲劳、颈肩养生操等。这些技术依托4家市级技术指导中心和各区县基地进行推广,目前已培训家庭超6000户,并计划于11月举办技能大赛进一步激发民众参与热情。潍坊市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活动,组织医护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为职场人群解决颈肩腰腿痛、失眠等问题,为学生群体提供体质辨识服务,累计服务民众2万余人次。聊城市冠县创新“党代表+中医”服务模式,组织党员医师进社区义诊,在诊疗中宣讲养生知识,让“红色服务”与“中医惠民”深度融合。
文化传承重实效,岐黄之术惠民生
在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各地市注重中医药文化的深度普及,通过科普教育、互动体验、研学实践等形式,引导群众从“了解中医”向“运用中医”转变。
德州市组织市级及各县(市、区)中医药科普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乡村、机关、学校开展巡讲近80场。其中,齐河县在巡讲中融入中医药小故事,天衢新区袁桥镇卫生院结合临床病例讲解适宜技术,系列巡讲累计受益民众超1万人次。

德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展示养生功法八段锦。
聊城市茌平区举办“成无己小郎中体验营”,140余名青少年穿汉服、识药材、制香囊,临清市、莘县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超8000份,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
青少年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点群体。临沂市中医医院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作开展“大国少年”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组织上百个亲子家庭走进儿童外治中心、中药药房,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服务;联合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3期“关爱心灵之窗”护眼教育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普及中西医结合防控近视知识。潍坊市中医院与潍坊高新金马公学合作打造“中医生活化进校园”项目,开发覆盖1~5年级的中医课程,还在校园开辟百草园实践区,实现“苗圃育人”;威海市中医药文化产业节的岐黄游园探秘区,艾条搓制等手作体验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岐黄探秘”集章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中医药知识。
各地市还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强化沉浸式体验。潍坊市中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馆内设有滑动多媒体显示屏、人机交互针灸铜人等数字化设备,打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已累计接待参观者700余人次。此外,医院还策划了“小小黄元御”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聊城市中国阿胶博物馆结合现代科技展示阿胶非遗技艺,吸引3.9万人次参观,线上直播观看量超6000人次。德州市依托“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德州巡展展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养生功法教学、中小学生研学等活动,陵城区人民医院在夜市设置集赞打卡领香囊环节,增强群众参与感。

潍坊市中医院开展的“小小黄元御”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此次山东省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不仅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更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同度。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2300场,其中义诊活动超200场、科普巡讲超130场、“四进”活动超80场,直接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为1.7万名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为6000余名慢性病患者制定中医调理方案,有效解决“看中医难、看中医远”问题。下一步,山东省将总结各地活动经验,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惠民常态化、品牌化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山东将不断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医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更好地惠及民生、服务健康山东建设。(记者 姚晶尧,山东省各地有关中医药机构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