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耳与听力健康工作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项,听力损失预防、听力障碍诊疗康复的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仍有差距。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中医药部门积极推广应用有效的耳科中医药特色技术和疗法。
《指导意见》明确,按照“预防为主、主动识别、早期发现、重点干预、有效康复”的基本原则,面向全年龄段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持续加强耳与听力健康工作。到2030年,每10万人耳鼻咽喉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2人,95%以上的县综合医院设置耳鼻咽喉科(五官科)。
为提高耳病防治与康复服务能力,《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设耳鼻咽喉科,提供耳病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健康服务。
《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强耳科疾病规范诊疗。制修订常见致聋疾病、人工听觉技术的临床诊疗指南(含中医诊疗方案及指南)、听力检查及干预技术规范。推广耳病相关多学科诊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与医学影像、神经内科、儿科、老年医学科等协同合作。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耳与听力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开展耳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的临床研究创新,推广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在听力损失治疗与康复方面的应用。(记者 秦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