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赣鄱岐黄夜 灯火暖万家 ——江西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9-24 14:26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当暮色温柔笼罩婺源的粉墙黛瓦,当霓虹点亮南昌广场的夏夜,当凉风轻拂赣州上犹文体中心的人群——江西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以“夜市”形式,点亮赣鄱大地上百姓的夏夜健康生活。

    当“烟火气”邂逅“草药香”,千年岐黄智慧以最鲜活的方式“沉”入街巷,“融”进生活,“暖”到民心。

    当杏林药香邂逅夏夜烟火

    华灯初上,中医夜市点亮了健康夏夜。白天游览婺源古村的游客,夜晚又沉浸于一场别样的中医康养之旅。

    广场上,专业医师带领大家习练养生功法,众人随着舒缓节奏舒展身体;“未病先防”专区提供免费的体重、腹围测量与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体质特点定制个性化调理方案;推拿按摩区更是缓解疲劳的热门选择,游客躺在按摩床上神情放松,倦意全无。

    省、市名中医的义诊摊位前排起蜿蜒长龙。“您这是典型的湿气困脾,试试用这个古方调理……”名医们凝神把脉,耐心解答,将传承数百年的中医诊疗智慧融入个性化健康方案。带着孩子纳凉的王女士欣喜不已:“晚上散步就能看专家,省了挂号奔波的麻烦,太贴心了!”

    夜市化身一站式中医体验长廊,人气十足。铜砭刮痧声清脆回响,艾草药香袅袅弥漫,体验者背上渐现红润,不禁感叹“轻松多了,脖子不僵了!”采用本地药材熬制的酸梅汤、祛湿茶和菊花茶备受青睐,游客一边品尝,一边聆听医师讲解夏日养生知识,消暑又解乏;孩子们兴奋地辨认道地药材,领取内含中药香的驱蚊香囊,将这份承载山水灵气的健康好礼带回家。

    在抚州的活动现场,众多知名中医医师“摆摊设点”,开启一场能吃、能看、能玩、能治未病、能学养生的中医文化集市,让市民朋友“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新潮玩法,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活动现场,大家井然有序地排队问诊。周女士说:“带孩子来认中药,比课本生动多了!”加班族小李说:“颈椎被中医推拿师‘救赎’。”

    在九江市彭泽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的活动现场,中医药茶饮区成为活动的“人气打卡点”,减脂、祛斑养颜、补血益气、降脂护肝等茶饮备受追捧。为确保茶饮适配个人体质,治未病科专业中医师现场为市民脉诊并进行体质辨识,让市民在享用茶饮的同时获得专业健康指导。

    夜色渐深,药香未散,这场中医药与夜市的相逢,让杏林药香在烟火气中惠及百姓。

    当中医药文化变身新潮体验

    要让千年智慧焕发新生,必先让其变得可亲可感。江西各地以“夜市”为载体,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手作、美食、互动游戏,打造出接地气、受欢迎的“国潮场景”,让百姓在休闲中触摸中医药魅力。

    在南昌活动的“中医手作工坊”,市民张女士正专注缝制绣有五行八卦的驱蚊香囊,“苍术与艾草的清凉药香特别舒服,亲手做的香囊既能驱蚊,还能感受传统手艺,准备多做几个给家人”;一旁的“闻药识草”挑战赛上,小朋友们围着药材卡片抢答,兴致盎然……

    “中医膳食快闪馆”里更是香气四溢:阿胶糕泛着琥珀光泽,茯苓山药糕雕刻着祥云暗纹,苦参柠檬饮、四神汤爆浆丸子刷新味蕾;“中药零食铺”前,枇杷膏棒棒糖、当归红枣爆珠奶茶吸引大批市民,尝过奶茶的王女士彻底改观:“原来中药也能这么甜,完全打破了‘苦药汤’的印象!”

    在九江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办的“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现场,设置了望闻问切区、药膳美食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等九大区域。九江市中医医院资深专家坐诊,为师生提供健康咨询、体质辨识、针灸推拿、耳穴埋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现场师生积极参与中医药场景沉浸式打卡,认识并品尝中医药膳和药食同源健康饮品,了解膏、丹、丸、散等中药剂型,体验中医药明眸美容的方法和各类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动手制作个性化中药文创手作,并通过游戏互动了解中草药的功效与用途。

    瑞昌中医夜市活动则主打“中医药文创”:中药手串、艾草薄荷膏、古法美白面膜粉整齐陈列,市民拿起中药耳环仔细端详,“把草本精华戴在身上,既好看又有养生寓意”。贵溪的活动设立“中药材创意贴画展示区”,将传统药材与艺术创作结合,灯笼阵上悬挂中医药谜语,互动中传播药理知识,答对者还可获得中药香囊、体验券等礼品,既传统又新潮。

    彭泽县活动现场陈列了党参、黄芪、当归、枸杞等五十余种常见中药材。中药师详细介绍了药材的形态、功效和用法,并演示中药切片、辨真伪、选药食材等技巧,让市民对“药食同源”的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此外,用中药制作的各类物品及套圈游戏环节,也吸引了市民围观。

    在独特的“杏林药香”中,中医药文化正以“潮玩”之姿,强势圈粉年轻一代。

    当传统智慧拥抱现代科技

    当AI灸疗、智能诊仪遇上千年岐黄术,科技正为中医药惠民“插上翅膀”。在江西部分地区的活动现场,可以看到现代科技融入中医药服务,用智能设备复刻古法技艺、简化诊断流程,让“老中医”赶上“新潮流”,让百姓直观感受“传统+科技”的魅力。

    在南昌中医夜市的“古今碰撞区”,科技感扑面而来。热敏灸机器人凭借AI温控系统,精准复现悬灸、雀啄灸等五大古法灸术,实现自动寻穴、定温控时。体验过热敏灸机器人艾灸的市民赵先生连连赞叹:“不仅能同时模拟这么多手法,效率还特别高,中医和科技结合得这么好,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一旁,中医四诊仪与AI脉诊系统组成“健康诊断CP”,短短几分钟内,舌象、脉象等数据迅速整合,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令人称奇。3D智能足测仪前也排起长队,通过安全扫描足部三维数据,现场即可打印出专属性矫正鞋垫,有效改善扁平足、脊柱侧弯等问题。一位带孩子前来检测的家长恍然大悟:“孩子总说走路累,测完才知道是足弓出了问题,这下找到根源了!”

    赣州市上犹县文体中心活动现场,推拿艾灸、养生茶饮、趣味互动……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碰撞出别样火花,瞬间点燃市民热情,千余人涌入现场,在夏夜凉风中沉浸式感受千年岐黄的独特魅力。

    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温通拨筋罐、智能艾灸仪等设备帮助市民轻松感受艾绒温热与经脉疏通。“太神奇了!科技让中医药智慧焕发新光彩!”体验者们纷纷惊叹。

    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到现代都市南昌,从鄱阳湖畔的九江到赣南山区的上犹,从智能诊脉到药艺融合,从望闻问切到AI灸疗养,一场场流动的中医药盛宴,让千年岐黄术以更亲切、更智慧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当最后一盏夜市灯火熄灭,中医药文化扎根基层的星火却愈发明亮。夏夜虽短,健康长伴,中医夜市点燃的热情与健康理念,正悄然融入千家万户。(记者 王青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