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以“服务提升、人才优先、科研引领、文化铸魂、开放交流”为核心抓手,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中医药服务方面,甘肃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与覆盖面,建成以省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市级中医医院为骨干、县级中医医院为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社会办中医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4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疑难危重症诊疗、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开展“中医强基层、基层兴中医”三年行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使用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40%,0-36个月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91.05%、83.39%;全面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实施陇原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行动计划,获批2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16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8个中医康复中心、8个中医治未病中心和151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肿瘤、骨伤、针灸等重点领域专科服务能力全面跃升,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甘肃着力构建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育体系。“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培养项目人选1人;8人入选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评选第五批省级名中医100名,目前已有省级名中医299名。3个学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建成2个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包括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承工作室144个,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矩阵。
在科研创新方面,甘肃持续深化中医药科研机制改革,将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纳入全省创新平台基地“白名单”,组建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新增中医药产业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甘肃省中医院)立项。省中医药管理局投入经费998万元,聚焦中医药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或循证评价研究,同时联合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在文化传承方面,甘肃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承制度体系。培育2个全国、23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甘肃中医药大学建成4个主题展馆及2个数字VR(虚拟现实)展厅。建成3个标准化古籍书库,收藏中医药古籍2.81万册,建成两大数字化古籍平台,21项传统医药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文化陇原行系列活动”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实现市州全覆盖。
在开放合作方面,甘肃积极拓展中医药海外服务网络2020年以来,中药材出口额达2.77亿元,中成药出口额5.42亿元;甘肃中医药企业在海外注册产品数量超1500个。连续举办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2025年底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组织专家赴多国开展文化交流与技术推广,组织省内医疗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重大展会,充分彰显中医药独特魅力。(马国良 周艳 辛勤安)

















